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片区拥有的最完整和原真性的生物多样性生境为主,在海拔1700 (1600-1800) 米、1500(1400-1600)米、1200(1100-1300)米、600(600-800)米(贤良镇贤良村)规划模式样地,研究该区域的菌物、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通过整理历史文献、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及数据统计分析,对百山祖国家公园菌物观察区内,不同海拔、植被、林相等类型样地的菌物、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菌物、植物种类、科(属)及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构建生物修复参照数据模型,为庆元县地区植物与菌物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理论依据与有效措施。
获取数据,构建生态修复模型
每个样地建设成正方形,东西和南北投影长60米×60米,样地面积为3600平方米。按照大型永久监测样地的建设标准,样地划分成9个20米×20米的样方,然后将每个20米×20米样方等分成16个5米×5米的小样方。
筛选培育优势菌物、植物
筛选出优势菌物、植物物种,培育、选育、移植。菌物优势物种,选择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片区最为丰富的种类,它即是共生的菌根菌,又是珍稀的野生食用菌:牛肝菌、红菇、松乳菇,作为培育、选育物种。同时,筛选、培育植物的优势物种,进行林相改造,修复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