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模式样地采集、收集到的数据,以及生态修复样地前后采集、收集到的为基础,构建菌物生态修复模型。在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试验,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打造服务式模型,输入待修复样地基本数据,模型通过计算给出初步修复方案,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定制化生态修复方案。

生态修复菌物数据集
完整的数据信息,可查看《百山祖国家公园大型真菌采集名录》页面,已收录调查可公开的所有物种数据信息。我们将根据各类大型真菌生物特性、物种优势,通过不同修复模式引入,用于不同场景的菌物生态修复实际应用中。部分菌类的生态修复效果,已经在我们的示范基地完成试验,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通过采伐、抚育、补植、菌根接种、菌种还林等措施,建立适宜菌物生长的植物环境,建设面积514亩,设立宜菌植物生境修复、菌种还林修复、菌根接种修复、菌种接种苗木种植修复等四种修复模式。其中在基地内实施液体或固体菌种还林模式140亩、菌种接种模式120亩。后期通过菌种接种苗木种植模式实验2000株。









